|
2025年11月18日谈话纪要一、谈话基础信息 • 时间:2025年11月18日 • 参与人员: • 付言东:主导战略与管理沟通,如分享郑州培训内容、方太文化案例,补充管理理论,如“刻意练习”“家庭边界”观点 • 胡金生:汇报个人工作与困惑,如门店精力分配、罗瑞奇培养问题 • 核心主题:个人成长突破、工作推进复盘、公司发展方向校准及组织管理优化 二、个人成长:从“问题拆解”到“案例借鉴”(一)健康与精力管理:从“耐受下降”到“主动干预”当前核心问题是身体耐受度显著下滑,对比2023-2024年(去嘉兴那年)能通宵装机器至次日12点,2025年通宵仅能坚持到凌晨5-6点,腰部等部位不适感明显。可借鉴TCL李东生的健康管理案例:60多岁的李东生为支撑企业管理,坚持在健身房锻炼以维持肌肉量与体力,核心逻辑是“健康是长期工作的基础”。结合此案例,后续需落地两项行动:一是执行“每日晨跑20-30分钟+规律吃早餐”,避免因“无大病就不重视”的心态忽视健康;二是每月记录2次身体状态反馈,比如通宵工作后身体恢复时长,以此调整工作强度,避免过度透支。 (二)情绪与性格优化:从“应激反应”到“自观调整”当前存在两大痛点:一是面对孩子调皮易产生应激性生气,二是依赖“自我心理暗示”疏导负面情绪,未真正解决问题。参考两个关键案例: 1. 幼儿老师的“情绪表达”案例:付总提到三年前孩子幼儿园老师提出“不要情绪化表达,要表达情绪”,比如“我很生气”比“直接发脾气”更有效。后续可练习“先沉默3秒再回应”,比如孩子调皮时,先在心里默念“我现在生气是因为担心他受伤,而非单纯责怪”,再温和沟通,逐步消解应激反应。 2. 付总的“自我观照”案例:通过冥想跳出自身看情绪,比如记录当天1个负面事件(如与同事沟通分歧),分析“触发点-可控范围”——若分歧源于“沟通方式不同”,而非“观点对错”,则可主动调整话术,而非陷入情绪内耗。 (三)家庭关系维护:从“边界模糊”到“聚焦关系”当前家庭评分仅6分(刚及格),核心问题是“把自己与配偶、父母视为一家人,试图改变对方”,比如曾因“阻止家人抽烟”引发矛盾。借鉴付总提到的“同事夫妻小酌”案例:某同事通过“每晚小酌一杯”维系关系,不要求对方改变习惯,而是聚焦“相处氛围”。结合此案例,后续需明确“两家人”边界——自己与配偶是“独立个体+共同维护关系”,父母是另一家庭,避免用“为你好”的名义破坏关系;同时每月安排1次“家庭专属时间”(如看电影),避免工作占用家庭时间,从“汲取家庭营养”转向“双向滋养”。
|